
南寧藝術中專告訴你關于前景怎么做:戲曲表演的歷史悠久,遺產豐富,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,同人民群眾保持了廣泛的聯系,因而反映了人民的審美要求,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,并且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體系。但是,這份遺產并不是沒有局限的。例如:傳統戲曲舞臺上創造了大量具有不朽藝術價值的人物形象,但創造得好的勞動人民和少數民族的藝術形象不多;關羽之成為戲曲舞臺上少有的濃重、雄渾的形象,固然反映了古代人民對傳奇英雄的敬仰和歌頌,但也摻雜有神秘主義的色彩。這些局限是受封建統治階級思想的侵蝕和影響所造成的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隨著推陳出新方針的貫徹,這些消極因素正在不斷得到糾正和改革。戲曲表演面臨的一個全新的課題,是反映新的生活,創造新的人物,要在掌握戲曲表演規律的基礎上,創造出既能發揚戲曲表演的固有特色,又能反映新的生活、富于新時代氣息的表演藝術形式。此外,進一步對戲曲表演的藝術規律進行系統的研究,建立起一套科學的、具有中國特色的表演理論體系,也是今后的一項重要任務。